4月18日至19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联合主办的“2025全国高校走进信创企业研学——深圳站(人工智能专场)”在深圳圆满落幕。作为领先的融合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商,博大数据深圳前海智算中心参与此次活动,与全国近百所高校的计算机、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及教师代表共话AI技术发展,展示前沿算力成果,推动产教融合与协同育人。
智算中心亮相研学活动第一证券
以硬核实力赋能AI创新
4月19日,研学团队走进博大数据深圳前海智算中心,进行实地探访。作为活动的重要参访环节第一证券,前海智算中心项目经理薛飞向高校代表们介绍了其领先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与全栈服务能力。随后的座谈交流环节,博大数据高级副总裁李亚围绕“AI算力与产业协同”展开主题分享。他提到,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爆发式增长,算力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落地的核心引擎。博大数据通过全国布局的六大算力集群,构建了覆盖通用算力、智能算力及边缘算力的多层次服务体系,并依托20余年的行业经验,为高校科研与产业应用搭建了无缝对接的桥梁。
现场多位高校教师表示,此次参访为未来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参考,尤其在产学研合作模式上,博大数据的实践经验极具借鉴意义。针对此次活动,博大数据代表进一步提出,未来将深化与高校在科研攻关、实习基地共建及师资培训等领域的合作。例如,针对高校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算力需求,博大数据可提供定制化的GPU算力服务与技术支持,帮助学生突破硬件资源瓶颈,加速创新项目孵化。
立足湾区,辐射全国
以算力筑基人工智能教育新生态
作为大湾区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深圳前海智算中心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不仅成为连接珠三角产业资源与全球技术创新的核心枢纽,更通过高能效、高弹性、高可靠、高算力、高安全的智能算力体系,为区域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加速迭代,博大数据将持续深化算力基础设施服务和技术投入,并与高校、科研机构及产业链伙伴形成协同创新网络,共同破解AI落地中的算力瓶颈与场景适配难题。去年3月,博大数据挂牌中山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现场教学基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输送实战型技术人才。在助力教育强国的道路上,博大数据始终积极响应号召,深度参与育人赋能的实际行动。未来,博大数据希望携手更多上下游企业,以匠心塑人才,共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发展。
此次全国高校研学活动,既是博大数据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也是产学研深度联动的生动范本。未来,博大数据将继续携手高校、企业及政府第一证券,以算力为纽带,构建从人才培养到产业落地的闭环生态,为中国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全球化竞争筑牢根基,共绘“人工智能+”时代的智算新蓝图。
股联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