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林山东大学商学院教授堆财网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国内层面,服务业催生了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国民经济中占比越来越高,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国际层面,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程中,生产性服务业是决定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隐形战线”。
山东印发2025年第三批政策清单《关于促进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第三批政策清单》,提出在2亿元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的基础上,下半年省级新增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表明我省基于国内国际形势的实际情况,明确发展重点与支持的方向,对于破解我省生活性服务业有效供给不足、便利共享不够、消费环境不优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能够为我省助推新型工业化发展、挖掘经济增长潜力、培育经济发展后劲提供新动能。
实践中堆财网,我省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创新融合力度不够,难以及时促进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这其中主要原因在于我省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梯队建设不够庞大。
从我省公布的百强企业名单来看,在100家企业中,制造业企业71家,而服务业企业仅17家,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特别是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省百强企业中占比较小。同时,缺少创新发展能力突出、示范引领作用明显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军企业,对新业态的培育孵化能力有限。这次政策安排,聚焦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增升规纳统企业,给与重点支持,直指我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痛点难点,政策针对性较强。
未来,我省可构建“政府搭台、制造业企业出题、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答题”模式,完善集成攻关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配套政策,推动“订单式”研发和“投放式”创新,把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增升规纳统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有效连接起来,引导这些主动嵌入制造业产业链,提供定制化服务。全省高成长性企业和新增升规纳统企业应借此“东风”,聚焦工业设计服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等方向,提供特色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增值服务。
(大众新闻记者 王雅洁 整理)
股联社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